7月1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有色金屬報》刊發“有色脊梁 同心向黨”特刊,以44個版面集中報道了多家有色行業知名企業,其中,特刊第6版對江銅集團進行了整版報道。
江銅集團:奮力邁向世界一流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銅”)誕生于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肩負“擺脫我國銅工業落后面貌,振興中國銅工業”的光榮使命,四十多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持續增長,江銅集團一步步實現從小到大、由弱變強。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銅作為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廣泛應用于數千種工業產品。
1978年,中國的銅年產量僅29.89萬噸,銅工業基礎薄弱,銅產量匱乏。
在這一背景下,黨中央決心振興中國銅工業,拿出當年全國財政收入的4%,投資40億元,大規模建設江西銅基地。
1985年,中國首個現代化銅基地建立,改變了我國落后的銅工業面貌,使我國銅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一舉縮短40年,從此開啟了我國銅冶煉行業快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
作為國家“六五”期間22個從國外成套引進的項目之一,江銅貴溪冶煉廠從日本東予全套引進了閃速熔煉技術,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大規模從發達國家引進成套先進技術的開端。
自此,江銅聚八方英才,匯全球先進技術,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生動實踐,邁出了企業發展壯大的步伐。
德興銅礦歷經數次大規模的技改和裝備升級,建設成為亞洲最大、最現代化的銅礦山;永平銅礦成為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萬噸級產能銅礦山。
1996年6月10日,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批準江銅GUIYE牌電銅注冊,實現了我國銅冶煉工業發展史上的突破。1997年,江銅成功在香港和倫敦掛牌上市,成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第一支在境外上市發行的股票。
截至2000年,國家建設江西銅基地的最初規劃目標“到二十世紀末建成20萬噸銅的生產能力,改變我國銅工業落后的面貌”圓滿實現。
進入新世紀,江銅借助“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輸出”的技術應用模式,駛入發展快車道,形成了世界領先的冶煉技術和礦山開發技術。
低品位露天銅礦綜合開采技術、濕法冶金和硫化提銅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閃速爐作業率、銅冶煉綜合能耗、銅冶煉綜合回收率、總硫利用率、傾動爐爐齡、尾礦含銅等十余項最能代表銅冶煉企業技術水平的技經指標同樣領跑全球,成為國內外同行追趕的目標。
與之相呼應的是,江銅產能規模穩步提升,礦產銅年產量從成立之初的1.45萬噸增加到20.83萬噸;銅冶煉能力由年產7萬噸增加到140萬噸;銅加工產能由1萬噸增加到118萬噸。自2013年起,江銅已連續8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2019年,江銅開啟“三年創新倍增”攻堅行動計劃,目標是用三年時間,實現銷售收入翻番、保有資源儲量翻番,成為全球最大的銅冶煉企業和銅加工企業。
“三年創新倍增”目標指引下,江銅這艘巨輪航向更加明晰: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動,創新發展能力持續增強,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破除,對外開放合作加速推進,江銅以一流產業、一流創新、一流機制、一流開放瞄準世界一流企業。
為打造一流產業,江銅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升級,加快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下屬礦山、冶煉廠的融合應用,智能工廠和大數據建設雙雙入選國家案例評選。在江銅,冶煉環節關鍵設備的數字化率、生產數據自動采集率達到90%以上,實現了生產設備智聯、生產工藝智能、生產人員智慧;由數字采礦平臺、三維可視化平臺、第三代礦用車聯網平臺構成的智能采礦模式雛形顯現。
為建立一流機制,江銅繼續深化改革,對改革“硬骨頭、深水區”大刀闊斧進行提升與改進,管控模式和總部機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大風控、大協同、職位體系、全面預算、對標創標、企業文化“六位一體”工作全面推進、深化,并在子公司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試點改革、市場化改革。一系列改革成效極大地釋放出改革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到2020年底,江銅已基本完成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被國務院國企有關部門評為A級“雙百企業”,目前正穩步推進兩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為形成一流開放,在“以銅為本、做強有色、多元發展、全球布局”的戰略方針指引下,江銅“走出去”步伐逐漸加快,參與收購阿富汗艾娜克銅礦、投資贊比亞、并購哈薩克斯坦鎢礦、控股加拿大第一量子……江銅陸續在中國、秘魯、哈薩克斯坦、阿富汗等國建立了礦業基地,并建立了覆蓋全國、輻射海外的投資、營銷、金融和貿易網絡。
走過四十余年發展歷程,如今的江銅質與量齊頭并進,內與外協同發展,不斷向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紅色,是江銅最鮮明的底色。江銅黨委以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目標,創造性地探索建立了以“一綱要、兩系統、一平臺、一手冊”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江銅大黨建體系,初步形成了以“統籌領導、高效協同、資源整合、上下貫通”為主要特征的江銅大黨建工作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置身“兩個大局”的時代洪流中,江銅集團將在黨的領導下,砥礪家國情懷,持續改革創新,以自信開放的胸懷,勇闖敢拼的氣概,奮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郭奕 胡錦慧)